如何正确的煎中药?
和西药类似,中药也需要控制剂量。其中,汤药的剂量和服药量、药物浓度都有关系。俗话说良药苦口,有人因此认为越浓、越苦的汤药,效果越好。其实,浓过头的药,不仅药效不会更好,还可能伤身。
为了让汤药更浓,有的人多加药,可能超量,引起不良反应。还有人认为煎煮时间越长,浓度就越高,但煎得过久可能引起很多问题。首先,容易煎糊,严重时还会把药锅弄坏。其次,中药汤剂在煎到一定程度时,有效成分达到浓度平衡。此时再煎,有效成分不会再溶出,非有效成分(如树脂、树胶、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)还会不断溶出,虽然好像更浓了,但并没有增大药效,反而会加重苦味并影响口感,有人喝了还会恶心呕吐。最后,煎得过久,高温会破坏已经煎出的药液成分,影响药效。
正确煎药可达到保证效果和安全性的较好浓度。煎药时,一般浸泡药物的水面超过药物 2~5 厘米即可,如果有花草类等质地疏松的药物,建议煎煮时再多加一点水。大多数中药都是武火烧开以后,再用文火煎 20 分钟。
除了滋补药煎煮时间稍长,多数中药不需要浓煎。特别是解表、清热、芳香类药物,煎煮的时间还要更短一些,如麻黄、桂枝等解表药,金银花、菊花等清热药,砂仁、沉香等芳香类药物。风寒感冒者多需要解表散寒,药物煎煮的时间就不宜过长;调理气虚者,补益药就需要浓煎。具体煎到什么程度,用多大量,需要请中医根据病情确定,不可擅自加量或延长煎药时间。
如何正确的煎中药?
煎药前要用水浸泡:
先用冷水浸泡 50~60 分钟,如果是花、叶子、草之类质地稀疏、松软的药物可浸泡 50 分钟,如果是根、茎、种子、皮等质地比较坚硬的药物需浸泡 60 分钟左右。充分的浸泡,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快速溶入水中。
煎药工具最好用沙锅:
沙锅导热较慢,受热较均匀,保温效果较好。不要采用金属器具,因为金属器具容易把水熬干,金属可能会与药物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毒素,对身体造成伤害。
加水要适量:
加水量要超过药物 3~5 厘米左右即可,使熬出来的汤药在 200mm 左右即可,多加水与少加水都会影响药效。
控制火候:
在汤药沸腾以前要用武火(大火),沸腾以后改用文火(小火),使汤药微微沸腾,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溶入水中,利于发挥药效。
煎药时间与次数:
煎药一定要煎两次,第一次煎,称头煎,药效可溶出 45% 左右,第二次煎,称二煎,药效可溶出 35% 左右,然后把两次煎好的汤药混合在一起,早晚各服一般,这样药效才最好。
窍门:
滋补药:多以动物壳、角、根茎等为主,这类药煎的时间要长一点,头煎 45 分钟左右,二煎 35 分钟左右即可 ;
一般药材:头煎 35 分钟左右,二煎 30 分钟左右即可
为了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,他们在煎中药的时候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,因为这样才可以,药效更好的,那么在煎药的时候可以用水是让他去浸泡一下,最好使用砂锅,这样才不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,而且也不会产生一定的化学物品,产生毒素的呢。
来源:99健康网